首页
1
最新消息
2
遗产税 &赠与税
3
遗产税省起来!律师教你如何避免财产缩水!|财经投资4
https://www.pacowu.url.tw/ 吴天恩
Missing parameters [image]

相关连结:https://plainlaw.me/posts/estate-tax-avoidance-tips

根据媒体报导,2023 年全国有 698 件,遗产净额超过新台币 1 亿元的大额案件、适用遗产税最高税率级距 20%;若以实徵案件遗产总额 2177.1 亿元换算,平均每件近 3.12 亿元。

像我经手的案例里面,辛苦奋斗打拼一辈子的陈伯伯(化名),因病不久人世,想要确保自己身后家人的生活没有负担,避免家人届时要缴巨额遗产税,因此赶紧将名下财产移转给家人。

不料离世之后,家人接到国税局通知,被继承人死亡前 2 年内赠与须「并入」遗产总额课税,且本案要适用 20%的最高税率,家属竟要补缴高达千万的遗产税。且因遗产多为房地产,家属手边现金根本不够,一时之间晴天霹雳不知如何是好……。

这个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,财富传承要及早规划,才能让家人免於困扰,也才能尽可能将自己辛苦奋斗的成果保留给所爱的人,而不是把钱都拿去缴税了。为什么遗产税要缴到 20%?要如何聪明节税,少缴一些遗产税?现在做遗产税节税规划还来得及吗?看下去就对了!

究竟多少钱会被课遗产税呢?

依照目前的税法规定,根据「遗产净额」会有下面三个不同的课税级距:

  1. 遗产净额 5,000 万元以下者,课徵 10%。
  2. 超过 5,000 万元至 1 亿元者,先课徵 500 万元遗产税,再加上超过 5,000 万元部分的 15%,就是要缴的遗产税总额。
  3. 超过 1 亿元者,课徵 1,250 万元的遗产税,再加上超过 1 亿元部分之 20%,就是要缴的遗产税总额。

简单来说,上述就是常听到的课税级距「10%、15%、20%」的由来。

而我们也常听到一些实例――明明长辈留有上千万遗产,子女却一毛钱都不必缴遗产税,这又是为什么呢?其实这都是因为「遗产净值」为 0 或是负数,那就不必缴遗产税啦!。

(注)








另外,还有一点要注意:如果遗产有「不动产」,那么在计入遗产总额时,并非以市价计算――土地会以「公告现值」、房屋则以「评定现值」来计算。有了以上资讯,各位读者可以就自身个案的「遗产总额」出发,稍微概算一下,就可以评估将来会不会被课徵遗产税,以及大约的金额了。

举例给你瞧瞧

例如某甲名下有市价约 2,500 万元的房产,和 200 万元的存款,因房屋是以评定现值、土地是以公告现值计算,不是用市价来计算,所以不动产加上现金和股票,很有可能其实并未达到 1,333 万元的免税额,且1,333万只是基本的免税额,还能再加上其他扣除额,例如丧葬费 138 万元等,也让某甲有可能毋庸缴纳遗产税的。

申报遗产税还有一个小撇步要注意,如果今天是夫妻的一方过世,而过世配偶的名下资产若比在世配偶的还要多,在世配偶可以依《民法》规定,主张「剩余财产差额分配请求权」,先把过世配偶的一部分财产算在「在世配偶头上」。

如此一来,税务机关在核课遗产税时,就可以把一定财产从遗产总额中扣除,等於是降低过世配偶名下的资产总额,达到节省遗产税的效果。要小心唷,「剩余财产差额分配请求权」必须在申报遗产税时,由申报人「主动」提出,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,税务机关并不会自动从遗产总额中扣除唷!

以上都是讲遗产税的申报阶段,当然如果今天我们想提早规划的话,那下面的方法学起来,或许还能有机会进一步节税喔!

省还可以再省

一、压低资产价值及分散资产

首先,所谓压低资产价值,是由於不动产的评定现值和公告现值,通常低於市价,因此具有压缩资产价值的功能,可以有效节省遗产税。例如:一套市价 3,000 万的房地,其房屋和土地的公告现值合计仅为 1,800 万;这也让我们计算遗产总额时,不是以 3,000 万计算,而是用 1,800万 加入其他遗产中来计算,从而节省 1,200 万应税资产的税额。

但要注意的是,虽然继承或受赠房地产可以节省遗产税或赠与税,但如果未来继承人要出售房地产时,计算财产交易所得或房地合一所得的「取得成本」,是以继承的公告现值为计算标准,这会导致未来出售房地产时的所得大幅增加,后来多缴的所得税,也可能会超过之前省下来的遗产税,因此在规划时还是审慎评估。

其次,至於分散资产,也就是降低个人名下的资产价值,同样也可达到节省遗产税的效果。

最常见的方式,就是透过夫妻间的赠与免税,将部分资产送给配偶,让自己的总资产下降。而赠与配偶的部分,因为夫妻财产制的缘故,事实上总财产并没有减少,配偶的一方一旦往生,生存配偶仍有继承和剩余财产的分配请求权。

但如果太晚才开始规划,依据《遗产及赠与税法》规定,被继承人死亡前 2 年内赠与配偶的财产,未来还是会被视为「被继承人的遗产」,并入遗产总额计算课税。这么一来,就无法达成节省遗产税的目的,所以才说要尽早开始规画为宜。

二、善用免税额内逐年赠与、婚事赠与或附负担赠与

像是父母,可运用每年 244 万元的免税额,以自己名义赠与现金给子女,子女即可运用受赠资金,再以自己名义投资、置产,后续的现金孳息及投资收益即归属子女所有。

赠与税免税额的认定是每人一年 244 万(以赠与人计),不限制赠与对象。也就是说,每位赠与人自每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止,要赠与给几个人,是他家的事情;只要累计赠与金额不超过 244 万元,就可以主张免税。

因此,若能早点开始规画,逐年赠与 244 万元给晚辈,就能轻松节税。

如果是子女论及婚姻,父母还能各自赠与该子女价值在 100 万元以下的财物,只要时间点是在子女「登记结婚日」前、后6个月内,这部分也不会计入前述「赠与总额」的部份来课税。

而这部分的赠与,因为不会计入该赠与行为当年度的赠与总额中,所以赠与人(也就是父母)等於除了 244 万元之外,又多了 100 万元的赠与额度。

而附有负担赠与,最常见的形式是不动产连同贷款一并赠与,如父母买房给子女,约定房贷部分的负担由子女承接,也可达到节税效果。依《遗产及赠与税法》规定,赠与附有负担者,由受赠人负担部分应自赠与额中扣除。

因此购买不动产再赠与,已经能够透过压缩资产价值节税一次,如果连同贷款一并处理,更可再节税第二次。例如,父亲以自有现金 1,200 万元及向银行贷款 800 万元购买市价 2,000 万元的不动产,再将不动产及房贷一起赠与子女,以后这间房子的房贷由子女缴纳。

那假设此不动产的土地现值与房屋评定现值合计为 1,000 万元。那么父亲将此不动产连同贷款一并赠与子女,将不用缴赠与税。计算方式如下:

  1. 赠与净额=赠与总额-免税额-扣除额=不动产 1,000 万-244 万-银行贷款 800 万。

  2. 上一个 回列表 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