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消息 > 遗产税 &赠与税 > 继承土地成烫手山芋?遗产提早规划 后代省纠纷 2025-07-17
相关连结:https://tw.stock.yahoo.com/news/%E7%B9%BC%E6%89%BF%E5%9C%9F% ...
内政部日前统计今年度全国公告逾期未办理继承登记土地,总计7万2千多笔,建物近5千户,土地部分约3千4百公顷,依照今年公告土地现值估算,总价值约992亿元,如何将辛苦累积下来的财富顺利传承,成为不少家庭课题。
台湾遗产税额高,面对高房价及高龄化社会,若未妥善规划自身财富,顺利传承给下一代,不只可能有财务损失,甚至会引发家庭纠纷和关系裂痕,勤业众信会计师事务所家族办公室资深会计师王瑞鸿表示,现行制度下,民法「特留分」保障可能使财产分配无法如愿,且遗产税最高课徵20%,而采生前赠与,则会有赠与税、土地增值税。因此资产若未提早规划,连续三代继承,财产会大打折扣。
家族争产风波专家吁尽早规划
王瑞鸿建议,传承不是单纯的分财产,而是在「对的时间、用对的方式,将对的资产,给对的人」。为避免因法定继承与「特留分」制度导致财产分配不如预期,甚至演变成家族争产风波,遗产规划应主动提早布局。
内政部表示,土地或建物所有权人往生后超过1年仍未办理继承登记,各县市政府将於每年4月1日公告,同时以书面通知提醒继承人申请登记。如公告3个月后仍未办理继承登记,将予以列册管理;若超过15年,则会移由财政部国有财产署依法公开标售。
内政部指出,民众逾期未办理继承登记的原因很多,可能因为继承人数众多或复杂难以整合,建议如果无法会同全体继承人申请时,也可由1人或数人代表全体继承人先申请继承登记为公同共有,等全体继承人达成协议后,再办理遗产分割。
为何白花花的银子没有人要?正业地政士联合事务所所长郑文在表示,办理继承登记,常发生被继承人往生的年代久远,相关的继承人中可能有被收养或是出养的情事必须厘清,制作成有效的继承系统表,向地政事务所办理继承登记。
另外还有民众最担心的遗产税的多寡问题,但依照税捐稽徵法第21条规定「未於规定期间内申报,或故意以诈欺或其他不正当方法逃漏税捐者,其核课期间为7年。」所以超过7年以上的继承案件,通常已经逾核课,也就是不需要缴纳遗产税。
未继承土地数千公顷 共有土地麻烦多
另外就是共有土地分割的部分,依照《土地法》第34条之1规定,多数决的土地共有人数超过2分之1,应有部分超过2分之1,另外应有部分超过3分之2以上,人数不予计算,就可以代全体所有权人处分不动产,也就是必须先找到一个买方,并且按照上述规定的继承人同意出售,就能水到渠成。
郑文在表示,祖产的继承,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买方出现,很多一般徵收或是区段重划的案件,就是解决祖产继承的好办法。但一般案件可能就必须透过仲介人员协助完成,当买方出现时,价金的分配会让许多的继承人愿意配合相关手续的进行,所以要解决逾期未办理继承登记的案件,先找到买方,愿意先负担相关的必要费用,是解决逾期未办理继承登记案件的不二法门。
他提到日前有个案件,在公同共有的继承登记完成后,原本相应不理的继承人看到可以分配取得的价金,立即愿意出售持有的共有土计,应有面积超过了3分之2,已经符合多数决的要件。
但有两个不同意出售的共有人是否优先购买?郑文在说,15天期限未到,就有一人来函表示要主张优先购买权,且他已经从地政事务所悄悄的申请核发土地所有权状,也就是在继承人间互相连络时,他按兵不动,等公同共有的土地权状核发,他就捷足先登领到土地权状正本。届时,原承买人只能默默退场,领回已经支付的第一期款,结束原本的买卖关系,由共有人承买该土地。
赠与房地留意赠与税 善用每年244万免税额
也因继承细节繁复,不少人会在身前做好财产规划,以不动产为例,最常见的就是赠与和继承的税务差异。信义房屋南崁六福店主任陈宜函表示,这部份就包括「一次性赠与不动产」、「赠与现金协助子女购屋」与「先赠与配偶再转给子女」等不同移转方式。
陈宜函提醒,赠与虽属无偿行为,仍须留意赠与税规定,目前每人每年赠与免税额为244万元,若金额超过则需依法申报课税。建议民众可透过分年赠与或先后分配等方式,有效规划资产传承,减轻整体税负,也能避免日后产生争议。
郑文在也提醒,不少父母会采每年分批赠与现金,若超过免税额,只要诚实申报,就不会被国税局追税,但有民众将售屋后现金,一次赠与给小孩,或许现在没有被追税,但根据《税捐稽徵法》第21条的规定:依法应由纳税义务人申报缴纳之税捐,已在规定期间内申报,且无故意以诈欺或其他不正当方法逃漏税捐者,其核课期间为5年;未於规定期间内申报,或故意以诈欺或其他不正当方法逃漏税捐者,其核课期间为7年。
也就是7年内随时有被补徵的可能,郑文在解释,申报的赠与税或是遗产税,核课期间就是7年,若是平常缴纳的房屋税或是地价税,核课期间则为5年。根据《遗产及赠与税法》规定,想一次以全部现金赠与给小孩,有漏报或短报情事者,应按所漏税额处以2倍以下之罚锾;若纳税义务人有故意以诈欺或其他不正当方法,逃漏遗产税或赠与税者,除依继承或赠与发生年度税率重行核计补徵外,并应处以所漏税额1倍至3倍之罚锾,不得不小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