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消息 > 遗产税 &赠与税 > 从大S遗产攻防,正视「立遗嘱」重要性 2025-02-15
相关连结: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119066
编按:大S猝逝,她的鳏夫具俊晔表态放弃继承,但此番有情有义的宣示,却可能引发大S前夫汪小菲那方的法律纠纷。台湾之外,香港评论家李怡因病遽逝,也引发其前妻与女儿控告其遗孀盗领遗产的纠纷。遗产,俨然成了家族纷争的开端。
近期,大S(徐熙媛)与香港评论家李怡不幸因病遽逝的遗产纠纷二事件,引发社会热议。两起案件虽背景不同,但核心问题相似——如何让财产的传承,真正体现逝者的意志,而非成为家庭冲突的导火线。笔者长年从事遗产继承、家族企业传承等法律业务,深知家人间的纠纷,往往来自「料想不到」「没有事先规划」「未立遗嘱」或「信任破裂」。这两起案例不仅让我们看到法律的保护与限制,也让我们反思:遗产,是爱的延续,还是家族纷争的开端?
大S遗产案——爱的安排与法律的现实
一个无法单纯「让出」的继承权
大S因病在日本突然过世,遗留数亿元的财产。据悉,她的丈夫具俊晔表示,愿意放弃应得的遗产,全部让给大S的母亲。然而,遗产继承权是专属权利,无法随意转让,想让与给非法定继承人,必须先继承再透过赠与的法律程序处理及缴纳赠与税,如拟合法节税,可考虑信托、分年赠与等财产规划。
台湾《民法》第1138条规定,遗产继承顺位为:
1.第一顺位:直系血亲卑亲属(即子女)。
2.第二顺位:父母。
3.第三顺位:兄弟姊妹。
4.第四顺位:祖父母。
此外,配偶享有当然继承权,即使没有遗嘱,配偶仍与第一顺位继承人(子女)共同继承。换句话说,即使具俊晔愿意放弃,他的继承权也不能简单地「转让」大S的母亲。
配偶放弃继承的后果:遗产落入前夫手中?
假设具俊晔抛弃继承,那么大S的遗产将100%由她的两名子女继承,但由於子女未成年,财产监护权可能落入其前夫汪小菲手中。这绝对不是具俊晔当初考虑希望的结果。
遗产税问题:
大S的遗产高达四亿元(假设),因大S与具俊晔结婚不到三年,如果具俊晔的婚后财产高於大S,或近三年的夫妻剩余财产分配金额不高时,遗产中先不扣除夫妻剩余财产差额,依台湾现行遗产及赠与税法规定,课税遗产净额×税率-累进差额-扣抵税额及利息=应纳遗产税额,本件课税遗产净额应在100000001以上,税率适用 20%,最终遗产税约 6000余万元(可参财政部税务入口网遗产税试算)。如果未提前做财务规划,将有巨额遗产税之缴纳。
解决方案——生前立遗嘱与财产信托
如果大S 生前立有遗嘱,可:
1.透过人寿保险指定母亲为受益人,避免遗产税负担。
2.指定母亲为受益人,透过遗嘱信托确保财产分配符合其意愿。
3.设计分期支付给子女的信托机制,确保财产不被监护人任意使用。
大S的案例说明,没有明确遗嘱,继承结果可能与逝者的心愿大相迳庭。这提醒我们,人生无常,立遗嘱并非预测死亡,而是为挚爱的人做好规划,可以作为幸福家书,把遗产用来照顾最想照顾的人,甚至规划部分作公益,遗爱人间。
李怡遗产案——晚年的摰爱,却来不及安排重立遗嘱
李怡,一位香港知名评论家,於2022年不幸因病过世。他的遗孀邱近思后来出版回忆录《我与李怡》,公开两人於2022年6月在台北结婚的事实。然而,李怡与前妻所生的女儿质疑婚姻的真实性,并控告邱近思伪造婚姻文件、盗领遗产,双方对簿公堂。这起案件不仅牵涉婚姻合法性,也涉及遗产管理问题。
婚姻的法律效力,决定配偶是否能继承
在台湾与香港法律下,配偶享有当然继承权,但前提是婚姻的合法性。邱近思近期召开记者会展示证据对李怡女儿的指控大力澄清,并细说她与李怡的爱情故事,如果没有真实的感情,一个人是无法把与另一个人的爱情写成一本书的,因为邱近思与李怡已完成结婚登记,依法可与李怡的子女共同继承遗产;但如果婚姻存疑,则她的继承权可能被挑战,但举证责任在李怡的女儿,而邱近思在记者会除了透过结婚书约、户政登记、双方的LINE对话等等,其实,《我与李怡》一书也是最直接的情感证明。如何让成年子女接受父亲的暮年婚姻,这也是现代人面临再婚时应重视的课题,婚后因继承人数已不同,应即时立遗嘱或重立遗嘱。
目前争议点包括:
1.结婚证书是否有效?因邱近思记者会提出的证据,显示李怡自愿登记结婚,则法律上婚姻有效,邱近思依法享有继承权。
2.财产是否有「不当领取」?李怡过世后,邱近思曾短暂提领部分款项,后来虽然全数归还,但仍被指控盗领遗产。此举是否构成刑事侵占,由邱近思记者会说明,系受银行行员误导领出后,又已於短时间内归还李怡帐户,依一般经验法则看来,应无犯罪故意,惟目前侦查中案件,仍待司法判断。
再婚后遗嘱的缺席,让遗产成为战场
李怡的案例,最关键的问题在於:他没有於再婚后留下明确遗嘱。早年他曾在香港立下遗嘱,当时只考虑到二个女儿,於晚年再婚后,因继承人数已有变更,继承人新增了配偶,却来不及重立遗嘱。
依民法第 1221 条:「遗嘱人於为遗嘱后所为之行为与遗嘱有相抵触者,其抵触部分,遗嘱视为撤回。」如果在立遗嘱后结婚致继承人数已有不同,配偶可否主张该条,而使前遗嘱视为撤回?此攸关遗产分配,配偶究竟可主张应继分(遗产之1∕3)或特留分(遗产之1∕6)之不同,只能待未来法院见解,或是立法上,补足此项被继承人生前来不及规划的遗憾。
2025线上书展独家推出《张忠谋自传》、《黄仁勋传》独家收藏方案 每期只要117元!
此外,如果李怡:
1.透过财产预先规划(如保险、赠与),可降低财产争议,确保资产落入指定受益人手中。
2.透过遗产信托,可确保遗产分配符合个人意愿,避免子女与配偶争夺。
3.尤其是李怡生前著作等身,如果因继承人间无法达成共识,影响未来之李怡著作全集出版,恐亦属憾事。
这起案件说明,遗嘱不仅是财产分配工具,更是避免家庭纷争的关键。
遗产纠纷如何影响家庭?
透过这两起案例,我们可以看到遗产继承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,更是家族关系的试金石。遗产分配未预作规划,可能带来许多风险,如家族关系破裂,家庭成员为了财产反目成仇,亲情荡然无存,法律战争拖延数年,遗产诉讼可能长达数年,最后财产被法律费用与税金程序费用消耗殆尽,财产被错误使用,如果财产由不适当的人管理,可能被滥用而照顾不到真正想照顾的人。
大S与李怡的案例,提醒我们:遗产不只是金钱,而是一场对家庭未来爱的安排及传承。提前规划,可以让财产成为爱的延续,而非争执讼争的导火线。
如何避免遗产纠纷?
1.立遗嘱,避免争议
遗嘱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,可明确指定:
(1)遗产的分配方式
(2)遗赠
(3)其他在意事项的安排,例如对毛小孩或身后事处理方式等。
(4)遗嘱执行人,确保财产按意愿执行
- 设立信托,保障财产
信托能确保:
(1)指定资产受益人
(2)财产管理人由专业人士负责
(3)减少遗产税负担
- 提前财产规划
(1)保险规划:指定受益人,保险金不列入遗产,免遗产税。
(2)生前赠与:分次移转财产,避免大笔遗产一次缴纳高额遗产税。
遗嘱与财产规划,是家族和谐的基石
大S与李怡的遗产案例,提醒我们:遗嘱不只是财产分配的工具,更是自身对家庭责任的一部分。没有遗嘱,财产可能流向意料之外的人,想照顾的人却照顾不到;没有信托,财富可能被误用;没有规划,家人可能陷入无止尽的诉讼纷争。
人生无常,遗嘱如同爱的家书,却能让我们的爱与心愿持续存在。立下一份完整的遗嘱,或许是对摰爱的亲人,最深沉的爱,与最后的守护及照顾。
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见,不代表《远见》立场
(作者为群景国际商务法律事务所总裁律师、财团法人台湾尤努斯基金会董事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