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1
最新消息
2
遺產稅 &贈與稅
3
銀行保險箱非避稅避風港!專家示警恐開箱遺產稅地雷4
https://www.pacowu.url.tw/ 吳天恩
Missing parameters [image]

相關連結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6710/8848102

經濟日報 記者胡順惠/台北即時報導

使用銀行保管箱前要注意,專家提醒,若保管箱承租人往生,箱內的現金、外幣、黃金、珠寶等動產,只要無法提出證明屬他人所有,都會被國稅局列入遺產課稅。

正業地政士事務所長鄭文在表示,許多家庭習慣將太太嫁妝、子女金飾或長輩寄放的財物通通放在同一保管箱,卻沒想到一旦繼承發生,這些財物若難以舉證,就會變成「被繼承人遺產」,多繳一大筆稅金。

鄭文在解釋,依《遺產及贈與稅法》規定,當被繼承人生前有在金融或信託機構租用保管箱,繼承人若要開啟保管箱,必須先通知國稅局會同開箱、登記,所列財產將納入遺產稅查核,舉凡裡面存放的珠寶首飾、金條、外幣現鈔,除非符合同法第16條規定,且能提出明確證明屬配偶、子女或他人所有,否則一律併入課稅範圍。

實務上,不少繼承人對保管箱內物品並不清楚,一旦開箱發現裡頭放有母親婚前嫁妝、子女彌月金飾,甚至外婆交付保管的金條,才驚覺「盲盒」開出高額稅金,卻又苦無證明排除。

鄭文在提醒,動產不像房地產有登記機制,若無收據、切結或轉帳紀錄,很難證明物品原屬他人,一旦無法排除所有權關係,這些財物就會被視為被繼承人的遺產資產。

因此,鄭文在建議,保管箱務必「各自分開」使用,非自己所有的貴重物品不要一同存放,以免繼承時變成稅務爭議,否則開箱那一刻,不只是情緒緊繃,更可能多繳一筆讓人痛心的遺產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