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1
最新消息
2
房地合一税
3
老手卖地杂支全灌总价!他「卖清实拿」少算1项 惨被国税局追讨500万税额4
https://www.pacowu.url.tw/ 吴天恩
Missing parameters [image]

相关连结:https://tw.stock.yahoo.com/news/%E8%80%81%E6%89%8B%E8%B3%A3% ...

Yahoo奇摩房地产编辑部

更新时间: 2025630 周一 下午12:43

【文/李宁】买卖不动产交易会衍生出许多费用跟税赋等,不少地主或屋主为了想「实拿」心中的价格,进而将这些杂支「灌水」进卖价中,或跟买家约定好哪些费用由买家负担;不过,若没注意其中细节,恐怕因失策反而造成获利回吐。

 

▲不少地主卖地为了想「实拿」心中的价格,进而将这些杂支「灌水」进卖价中,或跟买家约定好哪些费用由买家负担;不过,若没注意其中细节,恐怕因失策反而造成获利回吐。示意图/Getty

▲不少地主卖地为了想「实拿」心中的价格,进而将这些杂支「灌水」进卖价中,或跟买家约定好哪些费用由买家负担;不过,若没注意其中细节,恐怕因失策反而造成获利回吐。示意图/Getty (Tomwang112 via Getty Images)更多

契税、规费、仲介费… 不动产买卖杂支多如牛毛

据悉,不动产买卖应纳的税赋多如牛毛,房地出售有契税、交易所得税、土地增值税、仲介费、规费、印花税、代书费等多项费用。

 

不少卖方多能希望出售过程中,能够概算实际拿到的价金,所以要求卖清后能实得多少钱,采用「实拿制」,才衍生所谓的「卖清价格」。

 

对此,正业地政士事务所所长郑文在就提醒,卖房相关费用相当多,若要采实拿制,务必切记买卖双方都要讲清楚、写明白,一旦一项少算,恐怕会大大抵销获利空间。

 

尤其像是《土地税法》、《所得税法》等税赋,皆明确规定卖方是纳税义务人,郑文在直言,如果没「乔」好,可能就是数百万,甚至数千万元的纠葛

 

专家揭他「犯2事」房地合一税暴增

关於「卖清实拿」却不慎跌跤是否有实际案例?对此,郑文在表示近期就有一案例,一名地主透过仲介出售一笔受赠与取得的土地。据悉,该民众精算衍生费用后,决定采「卖清实拿」方式,自行先把增值税、仲介费、、中人费(中间牵线人利润)等费用,通通灌入买卖总价,一共要价4千多万。

 

由於该土地位於黄金地段,属於未来区段徵收的范围内,因此有许多买家争相开价,而这位地主也从众多买家中,选中一位口碑稳健的买方欢喜成交,完成土地买卖签约手续。

 

然而,经手过多笔土地买卖的他,万万没想到竟有一笔近500万元的房地合一税要缴纳。

 

身经百战的地主为何会误踩高额税负地雷?郑文在说明,原来是这笔土地登记完成,办理点交时,才发现这笔是「2016年房地合一税上路以后取得」,且是赠与取得,换算出售后,房地合一税高达近500万元,加上回头检视买卖契约书内容,也未提到房地合一税必须由买方缴纳,该地主只能无奈自己吞下。

 

立法院在201565日三读通过房地合一税於201611日上路;修正案通过后,房地合一税以持有房地时间的长短采差别税率,「持有一年以下出售课税税率45%;持有一年以上二年以下税率35%;持有超过二年至十年以下为20%;持有逾十年为15%。」

 

房地合一税1.0 vs. 房地合一税2.0差异比较

 

图片来源:财政部

郑文在提醒,税法都有相关的纳税义务人,当争议发生时,如有欠税的情事,可能产生罚锾,甚至移送行政法院强制执行,因此出售不动产前务必多方考虑清楚,以防最终落得空欢喜一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