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1
最新消息
2
租税正义
3
【投书】超徵税收的背后,隐藏深层的结构性问题?4
https://www.pacowu.url.tw/ 吴天恩
Missing parameters [image]

相关连结:https://fightforfair.tax/2025/03/20/%e3%80%90%e6%8a%95%e6%9b ...

文章出处: 风传媒

近年来,我国税收屡屡超徵,金额动辄千亿,连续两年更突破5,000亿,创下史上新高的纪录。然而,这种「亮眼」的财政数字背后,是否隐藏著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?审计委员聂建中在「税收超徵公听会」中提出质疑,曾经审查税务案件20多年的法官学者林文舟则深入剖析,揭示了超徵现象背后的多重原因与乱象。

1、 超徵的根源:经济成长真的能解释一切吗?

政府往往将超徵归因於经济成长,但数据显示,经济成长率仅2%多,税收成长率却能高达4%以上,两者显然不成正比。这说明超徵的背后,除了经济成长,还有税捐机关过度解释法规、扭曲企业交易行为,甚至横徵暴敛来达成绩效目标的现象。

2、 实质课税原则的滥用,扭曲法律精神

林文舟指出,税捐机关往往以「实质课税原则」为由,否定合法的商业契约安排,典型案例如Heng Ten案与太极门案。在Heng Ten案中,税务单位无视店家与品牌供应商的合作模式,硬将商业行为解释为佣金收入,导致企业被重罚,最终国际品牌商家纷纷撤出台湾市场,损害经济发展。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「法税228」、「台湾法税照妖镜」的武术门派冤税案则更显荒谬,将敬师礼解释为补习费,强行课税,显然是对民事行为的主观扭曲。

3、 否定租税法定原则,扩大税基强徵罚款

租税法定原则本应保障纳税人权利,避免税务机关扩权任意解释。然而,国税局却反其道而行,例如将法律明文免税的「转投资收益」纳入课税范围,侵蚀企业亏损抵减权益,导致企业实际税负加重。此外,营业税加值计算中,本应「销项税减进项税」,但国税局却不允许补报进项税额抵扣,导致业者被双重课税,无异於惩罚诚实纳税人。

4、 税收超徵的代价:企业出走、经济受创、民怨四起

税收超徵不仅让企业陷入高税压力,更造成经济结构失衡。名牌企业撤出、外资不敢入台、民间投资却步、微企创业停滞,长期下来,对国家经济发展是一种慢性自杀。更甚者,法税不公导致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,侵蚀法治根基,最终付出的社会成本将远高於短期的税收收入。

国安问题已是浮上海面的冰山一角,而法税改革则是冰山下、刻不容缓的另一层国安危机,亟需解决超徵问题,必须从根本改革税制:

一、预算编列应回归实际,避免低估收入、暗藏超徵空间。

二、强化税捐机关监督机制,杜绝过度解释法条、扭曲民事行为的违法徵税。

三、建立公平透明的税务救济管道,确保纳税人权益得到保障。

四、检讨税收运用,超徵部分应回馈全民,避免成为政府财政黑箱。

税收本应是国家维持运作的工具,而非压榨人民的手段。财政公平不应靠罚款堆积,更不应让企业和人民成为绩效目标下的牺牲品。法税改革,已是危机存亡的不可忽视之重,台湾迈向公平正义社会的必经之路。

(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,会立即移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