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消息 > 遗产税 &赠与税 > 税税念学堂/老爸生前给哥哥220万元,哥哥隐瞒,遗产税被补税罚款,弟弟找国税局理论 2025-07-06
相关连结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1994/8848112
2025/07/03 14:38:08
经济日报 记者徐碧华/台北报导
一个很简单的遗产税案,却让南区国税局头痛。因为文轩(化名)很生气,对哥哥生气、对国税局生气。老爸过世前一年汇给哥哥220万元,哥哥隐瞒不说,遗产税被补税22万元、挨罚17.6万元。
这220万元进了哥哥口袋,文轩没分到这笔钱,现在南区国税局发单却把他也列为纳税人。文轩质疑,国税局未遵守去年宪法法庭的判决精神,应该谁拿到拟制遗产谁缴税才对。
南区国税局官员无奈表示,宪法法庭针对的拟制遗产只指配偶,没有扩及兄弟等人;而且涉及配偶的部分该如何处理,财政部尚未给明确解释。
目前针对类似文轩的情况,官员说,兄弟要一起,仍列弟弟为共同共有债务人。国税局的处理和以前一样,并没有因为宪法法庭的判决而改变。
生前分产趋普遍 拟制遗产税事多
随著生前分产越趋普遍,拟制遗产(所谓拟制遗产,主要系指死亡前2年内赠与特定亲属的财产,即使赠与时免缴赠与税,死亡后也须纳入遗产总额课徵遗产税。相关制度主要是为维护税制公平,防止被继承人利用生前赠与或保险给付等方式,转移财产以规避遗产税。)的税事也越多。官员指出,课税不复杂,收税比较麻烦。以前这种家内事,家庭成员会自行协调解决,现在有时会吵到国税局,要求国税局来解决。
涉及的法规是遗产及赠与税法第15条,被继承人死亡前二年内赠与配偶、直系血亲卑亲属、父母、兄弟姊妹、祖父母及各该亲属配偶的财产,不论赠与时是否免纳赠与税,赠与财产均应并入遗产总额课徵遗产税。
这是一条防弊条款,防止藉生前赠与规避遗产税的累进税率。
哥哥隐瞒赠与 弟弟不会知道
实务操作上,国税局虽然提供一般遗产清单、金融遗产清单的查询,清单上仍列不出「死亡前两年的赠与」,简单讲,拟制遗产无法查询。
哥哥隐瞒赠与不说,文轩不会知道哥哥拿到220万元。
官员解释,一般遗产清单是由所得清单推出来的,会列出土地、房屋、股票,但会有时间落差,不必然是死亡时点的财产情况。所以才说只是参考资料。
「金融遗产清单所列的,是死亡的那一天情况。包括保单、银行存款、基金。」官员指出。
而这两份清单都无法列出生前赠与。官员指出,倒是可以用「继承人」身分,向国税局调被继承人的所得税资料、赠与税资料,藉由所得的变动去推敲财产的变动。
只是像本案的220万元汇款,在244万元的免税额度内,赠与人未必会申报赠与税。
「弟弟」的身分,是不能向国税局查询「爸爸」有没有赠与给「哥哥」什么。官员说,爸爸生前,弟弟不能查询。
遗产分完了 才来补税罚款
文轩生气,不但气哥哥隐瞒生前分产,还气国税局,遗产已经协议分好了,再来这补税、罚款,不能早一点吗?这能怎么处理?
国税局也好生委屈,纳税人都要求赶快核、赶快缴税,他们要拿遗产税的完税证明办过户,所以查核只能在后。
至於文轩质疑的:国税局应该发单给「拿到拟制遗产的人」。官员指出,可以注意财政部的修法进度,看看社会上是否支持这么处理拟制遗产的税课。